多年來,金屬蝕刻加工作為一種精密而科學的化學加工技術,在不同金屬材料上被大量用于腐蝕各種不同的圖文及外形加工。特別是航天、航空工業及高科技電子產品,幾乎隨處都應用到化學蝕刻加工技術。然而作為一種化學切削加工技術,其歷史可以追逆到很久遠的年代。對這一加工方法最早的應用并未見諸于中國的資料,這也許是由于古代中國對科學技術的探索和記載并不受到重視的原因。而在西方這一方法的應用顯然具有更久遠的歷史。關于最早使用這一技術的記載,有西方人認為在公元一世紀即有人在談論NaOH和Al2(SO4)3的用途,在這里顯然有夸大之嫌。對金屬腐蝕的應用及發展必須具備二個條件才是有意義的,一是金屬的普及應用,二是各種腐蝕劑的被發現。金屬的發現和應用具有更長的歷史,在這方面的發展中國具有比其他國家更久遠的歷史,這些都是屬于古代煉金術士的功勞,最早被人們所普遍使用的金屬是銅及合金材料,接著就是鐵的發現。而鋁的發現是近幾百年的事,所以西方人認為公元一世紀就有人在談論NaOH及A12(S04)3的用途具有不實之名。
金屬的腐蝕主要由三方面的發展而來:①金屬的發現與冶煉技術的發展;②各種腐蝕劑的發現;③防蝕材料的發現。在現時的生活中,腐蝕現象隨處可見,但在遠古時代,這種現象不會發生,因為那時的世界是由木材、石頭及土構成。直到古人把一些金屬從石頭或土里面分離出來后,我們的世界才多了一種構成物質--金屬。有了金屬的發現和應用,也就有了腐蝕的對象,但用普通的水很難在短時期內得到一種金屬加工表面,這就必須要有一種能腐蝕金屬的物質—酸。最早的酸當屬有機酸之類的發現,比如從酸奶中提出的乳酸,從檸檬中提出的檸檬酸和醋酸等,這些酸中以醋酸的強度最強。僅憑這些有機酸很難完成對金屬進行腐蝕加工,只有當無機酸被發現以后,金屬化學腐蝕加工技術才成為可能。很顯然金屬化學腐蝕加工技術要滯后于無機酸的發現,這也可能與有效的防蝕材料的發展有關。在歐洲,化學腐蝕加工到15世紀才變得流行起來,當時主要是用于愷甲的加工及藝術品的蝕刻加工。最早的歐州文字記載所用的腐蝕劑配方是用鹽、活性炭和醋配制而成。最早的防蝕材料記載是用亞麻油涂料做保護層,稍晚一些的記載也有用石蠟作為防蝕劑。
在古代對化學蝕刻的應用具有一種偶然性,在某一年代的某一人不慎將酸濺在金屬上,并發現金屬被這種酸“咬”去了部分而與周邊的金屬形成一種立體效果�?梢钥隙ǖ卣J為,人類的某位祖先一定是一個細心的人,并將這一發現記載了下來,從而發展成現在的蝕刻加工工藝。